曾经的西北第一金街,藏着西安娱乐的“秘史”西安夜生活
近三十年西安的商圈中,“东大街”是最霸道的。
之所以不用“热闹”来形容,因为这条路是当年整个西北娱乐、商贸的巅峰。按照巅峰期事实写两手随笔,放在当下就是在《广告法》的雷区蹦迪。
好在东大街如今基本只留下了名字,本篇也没有广告,只有故(传)事(奇)。
01.
有人的地方才能有江湖,东大街这片商圈的好是因为解放路,解放路的火是因为火车站,历史、人口与流量,把这里捧成了西安的“外滩”。
但凡一个服装品牌想起势打开西北市场,你都得在东大街这片扎个点,不然没人认得。
*如今的东大街
1995年的骡马市,路两边儿都是鞋帽服装的门店,五六米宽的街道行走的都是二十世纪末的靓女潮男。
花花公子T恤,梦特娇衬衣,老人头的鞋,各种款的牛仔裤…记得最清楚的是登云皮鞋,不是因为国货的概念,而是生活大步向前,年轻人想“登云上天”。
毕竟是老板坐着绿皮火车去上海进来的尖货,相比当年西安的国营商店,骡马市潮的像巴黎的T台,期间还走出了不少大老板。
世纪交替那些年,南大学城的同学们在南门集结,路线固定为转东大街走解放路,然后坐着605公交回学校。
尤其是平安夜没徒步东大街,就和四年没谈恋爱、没进社团、没翘课一样,是大学生涯留下的遗憾。
人多到什么程度呢?傍晚不小心开车进了钟楼盘道,两个小时才蠕出来。等到我这一代人刚上大学的时候,平安夜钟楼已经禁止车辆通行了。
彼时的东大街,“时尚好逛、好吃、好玩”前面都是要加一个“最”字的。
一手撺掇起“节日氛围”的,自然是初入西安的资本商业。平安夜的东大街百盛能营业到晚上12点,西大街百盛更是通宵营业。(百盛的东家立丰集团,也就是当前耳熟能详的“立丰城”)
说“最好吃”也不用带“之一”,因为当年东大街上有着西安必吃的国营馆子:白云章饺子、五一饭店、西安烤鸭、东亚饭店、西安饭庄、大华饭店、老孙家…也有各种私营的口味小馆。
*白云章、老孙家新址
那时New Balance还没西安门店,案板街档口老板却能搞到真货,一双红色的差不多要300块。按照今天购买力来说,约等于炒作后的椰子或AJ的热门款。穿上红hai儿就是New Balance的缩写,一跃成为街上最靓的仔。
隔着一条马路的世纪金花,就是西安最贵的商场,其中品牌西北首店比比皆是,成为一代人的大牌启蒙。
至于玩,东大街的西北影城,是西安第一个现代化电影院,我爸妈当年在那里把《泰坦尼克号》看了6遍。
1999年,在东大街东门外玫瑰之约酒吧,老板从国宾酒店买到咖啡豆,用虹吸壶做咖啡,方糖搅拌+奶球,虽然不一定比M好喝,但在当年,“洋豆浆”的逼格无出其右。
*如今的东大街
02.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各大西方啤酒品牌先后在中国建厂,百威、嘉士伯、虎牌、喜力…因为相对奢侈的价格,一般只有国营饭店才能卖得动。
很多西安人第一次喝百威啤酒,就是东大街白云章饺子馆。在擀面皮1.5块,3块钱大碗面的年代。640毫升百威15块钱一瓶。要是不小心打翻了一瓶,得一宿一宿的心疼。
彼时本地的白宝鸡、黄宝鸡、汉斯都是2块上下。
虽然是暴利,但量卖不上去。想要挣钱,酒厂还得依托酒自带的极强娱乐性,推崇“酒吧文化”。
「那年,穿西装泡酒吧」
当年消费者看到酒吧,就和第一次接触港台流行音乐一样,上头是必然的。同期酒吧为了格调,是不卖国产啤酒的,因此绝对算得上奢侈消费,甚至很多去酒吧都是穿西装打领带!讲究一个上流~
酒吧选址,自然也是首选繁华的东大街。一楼都是服装品牌,酒吧自然都开在了楼上。
白天逛街,夜晚泡吧,后半夜拐去东新街、粉巷、大车家巷、洒金桥吃宵夜,是一套标准的娱乐消遣。
*东新街实拍
东大街最有名的酒吧之一福禧会,就在菊花园的对面。98年的时候,皇轩葡萄酒加雪碧,一套要卖400多块钱。
和平酒吧的老板和一帮哥们玩摇滚,店里停着大概西安最早的哈雷摩托。
*如今的东大街
但要说东大街上最有名的酒吧,还得是1+1,销售额是真的突破天际。
在非典期间,1+1关门,老板把门面转让给朋友,却把1+1后面那片地方拿了下来,改造成了“1+1后宫”。两家店一前一后,内部打通,一晚上的营业额再次翻倍,做到了全国闻名。
「蹦迪、K歌玩的花」
说到酒吧,就不得不提西安的迪吧。在1+1之后,先后开了大名鼎鼎的莎莎、范特西。而现在范特西的楼上,曾经是迪吧中国城。
当年有多火爆呢,听说一家新店大约投资100多万,三个半月就能回本。
相当一段时间,西安的娱乐业都是本地老板,可以说是秦始皇摸电门——赢麻了。直到西大街MUSE开业,西安的娱乐开启了“外地品牌来捞金的时代”。
量贩KTV因为诞生的晚,所以是几大娱乐行业中最后来到西安的,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爆火。
随后,民生大厦上的故事村歌城豪掷重金包下100多个包间,开业活动百威只卖成本价6块钱,一炮而红火爆西安。
「促销6,套路深」
当年在东大街娱乐场所,最养眼的就是555香烟、希尔顿、喜力、百威等品牌的促销小姐,清一色170cm以上,在98年一个月挣一、两千块钱!
这些姐姐并不是销售,只是单纯的“广告”,果然不管什么时代,颜值都是生产力。身着厂家制服的小姐姐们地推非常成功,品牌影响力杠杠的。
各大品牌还经常办一些抽奖活动,一等奖3000多块钱的便携式CD机(约等于现在三台苹果14PM),年轻人能不爱去疯玩么?甚至一度把品牌广告衫当成潮牌。
回头看,东大街与酒相关的娱乐,背后承载的文化都是舶来品,是外资品牌一手推动的。
营销是一门科学,而黄金时期的东大街就是一片最肥美的试验田,各种经典营销手法,排着队的玩儿,如今很多营销都有当年的影子。
*如今的东大街
03.
东大街的没落,大概是从2011年前后1+1拆除、国营老字号搬迁、大建商场开始算的。
过去西安门面都很分散,政策也比较灵活,卖什么都可以,也能都赚钱。之前东大街的商业逻辑是:有关系能在东大街拿个铺子,到手了再看能卖啥,基本都能挣钱。用当年老板的话来说“这奏司捡钱捏”。
2010年后,全国兴起大拆大建,东大街商圈便被整合打包卖给了各大集团。
大差市给万达、东新街给悦荟、华侨商店给群光、骡马市的兴正元…集团用商业的手法经营,房租自然好有一涨,而西安的城市发展消费水平并没有跟上,间接冲散了东大街的个体商业。
除了卖地与房租上涨之外,2010年后网购的兴起、城市中心南移,都在东大街的下坡路上踩一脚油门。
回头看,很多火的地方,都是:房租便宜-商家入驻-成本上涨-品牌出走-区域没落。这既是东大街,也是西安那些失落网红打卡地的缩影。
回看这段娱乐史,才发现生活真的地覆天翻。当年的奢侈品的啤酒,如今大众可以随意畅饮。当年没落的国营馆子,也趁着网红经济再次起飞。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,每一个骡马市的摊位,都有无限的成长可能…
经历高楼起、宴宾朋,东大街的时代俨然已经过去。这些往事也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,化作摇曳酒杯中西安的时代故事。